目的对比分析抗凝和不抗凝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效果。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脓毒症患者74例,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,每组37例。两组患者均给予血液净化(BP)治疗,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进行抗凝,而实验组不进行抗凝,疗程3 d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、肾功能、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(APACHE Ⅱ)、出血事件发生情况及28 d住院死亡情况。结果治疗3 d后,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(PT)、凝血酶时间(TT)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(APTT)均显著缩短(均P<0.05),但两组患者的PT、TT及APT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>0.05);两组患者的尿素氮(BUN)、血肌酐(Scr)水平均显著下降(P<0.05),但两组患者的BUN、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>0.05);两组患者的APACHE Ⅱ评分均显著降低(P>0.05),但两组患者的APACHE Ⅱ评分比较,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>0.05)。治疗期间,两组患者皮肤瘀斑、肉眼血尿、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>0.05)。治疗结束后28 d,两组患者的住院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>0.05)。结论在脓毒症患者进行血液净化治疗时,是否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抗凝的临床治疗效果相似,对患者的凝血功能、肾功能、病情及住院死亡率等均无明显影响,临床上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。